close
-第一次出國就上手:預算策略-
出國的成本,會隨著通膨持續成長。
如果全部都吃好住好,預算也是非常驚人。
因此本篇來討論「預算策略」。
【從何下手?】
砍預算最直觀的對象不外乎是:機票、住宿,俗稱「機+酒」
一般來說,機+酒佔到旅費的20%都很常見。
甚至在一些高物價地區,一定都是幾萬起跳。
如果預算很有限,你更應該要關注機+酒的資訊。
例如:促銷機票、提早訂房、掌握淡季時間
這些方法都有辦法幫你控制預算。
下圖我也簡單分析了所有策略面的缺點讓你參考。
他們都是時常聽到、用到的省錢策略。
【花在刀口上的資源:時間】
時間就是金錢,這才是小資族最重要的資源。
小資族一年能出國幾次?多一點就算4次吧。
如果這4次還花了很多時間在轉機、等車、拉車,間接等於資源浪費。
要避免這種情況,我建議你「妥善研究交通路線」。
這也是為什麼我的內容會花很多篇幅在講交通。
了解交通與地理,你就有這些優勢:
• 訂到最適合你行程的飯店
• 行程通順,省下更多時間
• 有機會避開熱門住宿區,省下成本
【小資陷阱】
在眾多省錢妙方中,有幾項我覺得值得留意。
這些小錢,反而有可能讓你付出更多。
● 過度精算交通套票
很多人會追求買交通套票,省下交通費用。
但如果沒有做到完整的功課,反而「越買越多」。
舉例來說:住的地方只有地鐵站,而你的行程都是單點到單點來回
卻買了「公車+地鐵套票」
等於多花了:
• 公車費用(搭不到)
• 多的地鐵套票(你的行程只有單點來回)
這樣肯定省不到錢,而且套票也容易浪費。
比較建議的做法是:
假設將路線使用率設定成100%
套票的使用率至少要超過100%,這才叫真的划算。
例如:你住的車站只有地鐵站,你每天「必定」要搭地鐵出門。
那買地鐵套票回本的機會就很高了。
像是東京的赤坂見附就是很好的例子,因為它坐擁兩條最重要的地鐵線。
你一定會有機會使用到地鐵套票。
● 想省行李
想搭廉航促銷,卻賭上行李額度,到了機場才發現超重。
必須支付超額行李費用,算一算都可以再買一個行李箱了。
因此在回國前一天強烈建議你秤一下行李重量,額度至少可以再加買。
也比在現場花錢來得好。
● 颱風季與連假的保險
台灣颱風季大約從6月底到10月初都有機會。
一周兩颱都很常見,沒錯,就是我,出發一次回程再一次。
颱風不飛,你的航班取消假期泡湯。
保險理賠可能是你心靈最後的慰藉。
除了颱風季,連假也會有航班延誤的狀況,這會對你有很大的影響。
你可能被迫取消第一天的行程,但問題是:飯店不一定同意讓你取消
就得支付全額的手續費與住宿費,要是親子一家四口,影響甚鉅。
如果你沒概念,一律保險就對了。
至於要保哪家別問我,我沒幫任何一家業配。
【最容易省下的預算】
相對地,有些地方你可以輕鬆省下大筆預算,而且比想像中簡單很多。
● 淡季出遊
你看到那些很極限的旅遊預算,很高機率都在淡季。
淡季促銷機會高、住房率低相對便宜。
(如果看過#3電子報,你應該會知道何時是促銷期)
即使是較臨時出遊,也都有機會省下成本。
缺點也很明確:
1. 天氣:可能不適合旅遊(雨季、極寒氣候)
2. 特定景點不開放:跟天氣有關,也跟當地的旅遊需求有關
例如有些景點會在淡季整修,以迎接接下來的旺季(南歐常見)。
因此,淡季旅遊會比較考驗你對當地的了解。
但有些都市,例如大阪、東京,即使是淡季也幾乎是無休的。
這都可以納入考量。
● Meta Search 促銷
Meta Search 促銷是沒有門檻的促銷方式。
最大的缺點就是:部分國家不適用,不過台灣的熱門出國選擇都適用。
由於篇幅很長也解釋過很多次,詳情請到懶人包找這篇文。
【控制預算能安撫情緒】
我常常鼓勵:「如果喜歡,就訂下去,把握機會比較重要」
但這件事的前提是:你要負擔得起。
舉例來說,你有沒有買過很貴的名牌包或鞋子?
如果有,被踩到、被撞到,你是不是容易有情緒波動?
這都是消費行為中很重要的心理層面:
「你可能不小心買了超出自己負擔的產品」
再舉一個例,在5星飯店中,客訴非常容易發生。
除了人們對它的期待很高之外,更多的是:
「我付出了100分,它這麼昂貴,應該要給我120分的服務」
「它不可以出錯,我可是付了這麼多錢」
拉高預算,就會拉高期待值,這我是完全同意的。
但同時,心理層面上對於「失誤」的容忍度會降低很多。
未來的篇章,我們有機會再來討論:
「如何最大化旅遊的滿足感」。
文章出處:
一直玩的馬摩 FB
好文存檔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